close
有時候覺得矛盾或不知該說諷刺?
傳聞的上海皇帝-杜月笙曾經說過:幫派人物像個夜壺一樣,不需要的時候就踢到一邊。
社會大眾對於混跡幫拜人士都是懼而遠之,能的話,到死都不想有所瓜葛,眼不見為淨。
聽聞某某某犯下駭人的隨機凶殺案,在司法不足以滿足大眾的期望之下,就開始希望依靠幫拜人士來給個痛快,平息社會大眾的怒火,然後也是沒有然後,人們仍然對這群幫拜人士避之唯恐不及,眼不見為淨。畢竟非親非故,誰會在乎這些犯罪集團的生死?只有在群情激憤的案件下,才會又有人期盼他們出手。
每每FB上的相關新聞底下,常常充斥著這樣的言論,痛快非常!可是,對於這類幫派團夥,不也是不下於隨機凶殺案犯人的險惡嗎?為什麼大眾對於他們卻是選擇漠視居多?更該視為啃食朝向健全社會發展的白蟻啊?因為無奈又無力---上樑不正下樑歪!
亞洲人的文明,到處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矛盾,泰國佛教信仰第一,卻也是春色酒氣的夜生活文化買賣也是第一。菲律賓的耶穌信仰第一,卻是買賣販毒的重鎮之一,更是因為毒品導致治安動盪非常----
很無奈的,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人願意強取豪奪,拉幫結派,仗勢欺人。回不了頭,回不了頭,更不可能放得下自身利益與生死,只為一個曾未想過的未來而放下,對於他們,那是不可能的!
換個角度想,如果今日的我站在他們的位置上,我會放得下利益與生死,只為大義慷慨犧牲這一切,從此懺悔?這個設想假設根本不準。因為,我沒有這些人的心路與經驗,我不是他們,根本沒有辦法以此假設來質問自己做不做得到放下一切,從此回頭?
全站熱搜